目錄
|基本原理| 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?
以下是我從書中提取出來,對我來說,是不錯的句子。 全出自《原子習慣》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109063000101
3. 四個簡單的步驟,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
- 桑代克如此描述學習的過程:「帶來可喜後果的行為往往會被重複,而帶來可厭後果的行為比較不可能被重複。」
「習慣可以讓你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」
所謂習慣,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。
碰巧遇上意料之外的獎賞後,你下次就會變更策略。大腦會立刻開始記錄獎賞出現之前的行為。等一下,這感覺真棒。我在這之前做了什麼?
所謂習慣,就是針對規律遇上的問題與壓力的一組自動化解決方案。
科學家傑森.瑞哈所言:「習慣不過是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解決之道。」
習慣減輕了認知負荷,釋出心智容量,好讓你把注意力分配給其他任務。
習慣不會限制自由,而是創造了自由。事實上,沒能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。少了良好的財務習慣,你永遠在操心下一餐的著落;少了良好的健康習慣,你會永遠缺乏活力;少了良好的學習習慣,你會一直感覺自己追不上別人。
「習慣形成的四步驟」
- 提示、渴望、回應、獎賞
我們因為兩個目的追求獎賞:一,獎賞滿足我們;二,獎賞教育我們。
這四個步驟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個神經學上的回饋迴路──提示、渴望、回應、獎賞;提示、渴望、回應、獎賞──最終讓你建立了自動化的習慣。這樣的循環被稱為習慣迴路。
「適用於任何領域的行為改變四法則」
每當你想要改變一個行為,只要自問:
- 1.我要怎麼讓提示顯而易見?
- 2.我要怎麼讓習慣有吸引力?
- 3.我要怎麼讓行動輕而易舉?
- 4.我要怎麼讓獎賞令人滿足?
「本章總覽」
- 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。
- 習慣的終極目標,就是用最少的能量與努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- 所有習慣都能被分解為包括提示、渴望、回應、獎賞等四步驟的回饋迴路。
- 行為改變四法則是一組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習慣的簡單規則:一,讓提示顯而易見;二,讓習慣有吸引力;三,讓行動輕而易舉;四,讓獎賞令人滿足。